原创 We are 时尚先生
最近一位曾经的空姐嘻哈在脱口秀节目里吐槽空姐丝袜等不合理的着装要求。在飞机发生意外的时候,丝袜不仅有碍行动,而且极其容易着火,进而导致烧伤,按照规定,空姐撤离的最后一步是脱掉丝袜。
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空姐是否有穿裤子的自由呢?
空姐为什么要穿丝袜?
Ellen Church在客机旁协助乘客登机
提到空姐的着装要求就不得不提到空姐产生历史。
在1930年波音航空公司董事史蒂夫·斯廷普森和护士艾伦·丘奇在一次闲聊中描绘出了“空中乘务员”的雏形。
“先生,我们的航班可能需要一个这样的岗位——具备一定的护理能力,可以照顾乘客的身体健康;要有温柔细腻的性格,让旅客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乘坐体验。”
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60年代到70年代的空姐
史蒂夫将这一想法细化之后进行上报,波音公司决策层一致认为,这个方法可以将副驾驶从服务员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协助机长,更好地保障飞行安全。就这样,提出想法的艾伦·丘奇被受聘为波音公司的第一位空中乘务员,也是民航史上第一位空姐。
聘用空姐的方法在波音公司取得了成功,其他航空公司也开始纷纷效仿,聘用女性作为空姐成为航班团队的一部分。
当时,飞机上大部分的乘客都是高端消费人群富商名流,为了迎合他们的审美,吸引这部分高端消费人群再次乘坐航空,航司才对空姐的着装有这硬性规定,比如性感裙装等,那时的空姐也是个新锐职业。
过去五十年的空姐制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50年代机舱内开始出现唱歌跳舞等娱乐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在空乘人员的合同中增加了年龄限制,甚至大部分航空公司要求空姐未婚且单身,空姐选美应运而生。
如今,时代在发展,飞机票价降低,航空不再是奢侈消费而是相对平民化的交通工具。节目中,脱口秀演员嘻哈也发出过空姐穿丝袜的质疑,乘务组领导回答:穿裤子可能有些旅客觉得不舒适。嘻哈也回怼到,把飞机上的座位换成床,空姐穿着盔甲站在乘客面前,乘客都不会觉得不舒适。
1968年12家空姐的空中时尚制服
可见,空姐的优雅造型属于乘客的增值服务,这却对核心价值存在制约,属于好钢用在刀背上。
空姐除了负责日常的服务外,还要负责在危险情况下组织乘客安全撤离,处置机上险情的重任。而空姐穿裙子,穿丝袜遇到危险怎么保护自己?她自己都保护不了,又能怎么帮助乘客安全撤离呢?
漂亮高薪的代价
泛美世界航空公司空姐
事情都有两面性。
是的,作为空姐,颜值外在就是饭碗,这可能是大部分业内业外的共识。空姐的工作其实更多是一种形象展示和态度展示,而并非实质性服务。
相信大家对于空姐的印象,应该都是年轻、漂亮、身材姣好,这是由于航空公司是根据“选美”的严苛标准来进行选拔的,长期以来的选拔与培训,也强化了许多空乘人员对于精致外貌管理的认同感。
而空姐高薪酬似乎也被刻板印象绑定着,“长得漂亮就去当空姐,赚的还多。”
1967年2月13日英国海外航空公司新乘务员制服
空姐是高薪行业。二十年前,空姐每个月的收入已经过万了,那时候普通人的工资也才一千多块。这二十年时间内,空姐的工资看似基本没怎么涨,却仍在高薪范畴内。温水煮青蛙似的涨薪幅度,其实也并没有影响大多数人想要进入这份“高薪”职业的梦想。
经济上有个“美女指数”的说法。哪个行业发展好,溢价高,哪里美女就多。比如三十年前的外贸,十五年前的地产、空乘,和一直以来的金融。行业需要烘托逼格,女人需要外貌变现,两者一拍即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姐们就是传统选美机制的既得利益者,她们享受了稀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享受了“颜值溢价”。
空姐选美机制,表面上看是对女性外貌的评判,实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在男性凝视下,女性的价值被简化为了性价值或唯一或者最大的价值。
可一旦“变革”之后,允许穿裤装便打破了“刻板印象中的空姐形象”,意味着招聘标准转向了多元化,会削弱现有空姐的竞争优势。
有网友就认为,“如果你不穿裙子、丝袜、高跟鞋、那空乘有可能不用女人”“很多女孩就竞争不到空姐这个岗位了,那么这么繁重的工作就会给到精壮的小伙子”。
但这有什么不好呢?“空姐”这种伪高端身份职业将不复存在。
飞机上需要男空乘也需要女空乘,男的有力气可以帮忙放行李,女的细心有耐心可以调解客户矛盾,但是都不需要什么额外的价值。
不穿丝袜短裙不代表年轻女性就一定失业,招人的标准从美女变成更重视专业考核过的专员,需要反应速度学习能力和体力都过关的年轻人,以应对飞机上的突发事件,只不过不再严格要求身高和长相,或许还能减少一些客诉矛盾冲突。
取消丝袜高跟鞋会怎样
美国空姐组织“反对职场性别歧视”的大型抗议活动
拿美国航空业作为参考。
60-70年代,美国空姐们组织了一场“反对职场性别歧视”的大型抗议——当时,大量航空公司通过在广告里“性化”空姐吸引旅客。她们最终使美国航空业取消了对于空乘“不得结婚”的要求和年龄、体重限制。
法律和抗议保护了空乘的合法工作权益,不过,真正让行业发生变革的,还是航空市场的转向。飞机不再是高端人群的专属,而是面向大众,美国政府于1978年取消了对航司的管制,由公司自行决定票价。
80年代起,制服越来越回归到专业性,各色小礼服被宽松的西装取代,裙子也被改成膝盖长度。
环球航空公司从左至右1936至今的制服变化
随着上一代的空姐退休,经验丰富的中年“空嫂”,“空叔”,变成了美国航空的主力,高矮胖瘦也各不相同。可不管颜值高不高,服务必须专业,这如今已经成为了全世界航空业的共识。
其实在各个国家空姐的穿衣规范,多年来也在不断调整也都有很大的调整。
日本航空公司时隔七年推出新制服
日本航空日本航空于2020年废除女性职员必须穿着裙装和丝袜上班的规定,并加入裤装的选择。
同年,韩国Aero K航空发布“无性别制服”,所有乘务人员都可以穿轻便的裤装和运动鞋。
印度尼西亚的乘务员制服
爱尔兰航空允许空姐自由选择发型妆容,很平等的是,空少也有多套备选制服,不用穿着全套西装上飞机。
乌克兰SkyUp航空直接允许空姐穿运动鞋和运动服上班,将功能性置于审美之上。
印尼空姐,不用盘发,没有裙子,直接工装服配平底鞋。
山东航空公司乘务员新制服
去年,湖南航空全面推行乘务员穿平底鞋执行航班。吉祥航空也推行了类似规定,发高跟鞋和平底鞋给乘务员自由选择,而在飞机上工作的场合则必须穿平底鞋。
今年7月7日,春秋航空宣布女性乘务员在执勤期间可统一穿着平底鞋。7月26日山东航空新制服“青未了”亮相,遵循空乘实际需求与舒适体验,女空乘可自选裤装或过膝裙,轻便的平底鞋代替了以往的高跟鞋。
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着装被淘汰可能是个必然趋势,未来预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航司跟进制服改革。取消丝袜高跟鞋是必然趋势,毕竟,飞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一位男乘客抱怨,阿根廷航空的空姐怎么又矮又胖,阿航礼貌回复:
“偏见上不了飞机,我们把它留在了地面上。”
撰文 CW
原标题:《空姐为什么一定要穿丝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