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为什么说“除却巫山不是云”?

重点字词释义

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

唐诗译文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之水,其他地方的水也就不值得一提了;曾经观赏过巫山的云烟缭绕,其他地方的云彩就全都黯然失色,根本就称不上是云了。即使身在那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一看,这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你的缘故啊!

诗人元稹

元稹,字微之,河南府东都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但是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元稹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沧海之水,巫山之云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幽深秀丽的巫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三峡。巫山是云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来此看云,留下了瑰丽的诗篇。

朝云暮雨,在巫山,观云看雨的最佳时机,是在每日的清晨或是傍晚。而观看云雨的最佳地点则是在江边,滩头。

清晨,云无声无息地铺开了,像薄纱,像帐缦,迷蒙恬淡,笼罩着山野、房屋、树林,与炊烟缭绕,和绿草盈盈,江水淼淼,鸟雀啾啾,薄云、淡雾、嫩绿滩头,折叠出清晨的无限洁净与新鲜。

此时,天空越来越亮,云层越来越白,峡江的风吹拂着,把云揉散,东丢一朵,西丢一团。云朵雾团轻的如白鸟,慢慢升向兰色的天幕,沉的如落花,渐渐融进山林,沉入江水。

其实,巫山的云最美是在雨里,云漫漫,雾蒙蒙,整个巫峡都是云的世界。山因云而俊秀,云因山而飘逸。时而三五成群,鸳鸯为侣;时而一枝独秀,似物非物;时而薄如轻纱,飘飘缈渺,如团花,如玉带,如飞鸽,或游弋于高楼之间,或停驻于山麓水涯,或系南陵山腰或缠文峰胸襟, 千姿百态,动静各异。

静的缠绵良久,动的倏忽变形,由花而兽,由兽而人,山川景物,人物异变,无所不为,无所不能,随想象而千化,随思绪而万变,瞬息之间,均无重复,浩浩长河,无可复制,幻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节目简介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是由青榄教育推出的儿童教育大型公益节目。节目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每期用五分钟讲一首唐诗,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一处好玩的风景名胜。让孩子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学会唐诗三百首、了解上下五千年、游遍中国好山水,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该节目由知名脱口秀主持人“青春无敌美少女”主持。节目总撰稿人为知名学者周慕白,著有《唐朝诗人那些事儿》、《词赋时代 : 十大词家俯仰天地》、《历史总是这样残忍》等书。

跟着唐诗去旅行·往期回顾:

为了方便大家听取往期《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节目,青榄教育专门制作了《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节目合集。如想获取合集,请在本公众号回复“唐诗”(并非本文末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