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广告出现了问题,很多运营老手都会去建议 “你去前台看下你的广告位置,再结合位置去优化”。假设脱离广告竞价策略\bid\匹配类型\位置bid+等手段,广告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效果呢?
上述的操作,其实落地还是基于广告位置,也就是说广告位置影响我们的广告效果。注意,这里不是否定其它广告操作的有效性,比如否定关键词,投放更相关的关键词,这都会影响我们的广告效果,但这里我更多的是强调广告位置的影响作用。
那么知道前台广告位,对应我们后台广告组,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有哪些?这里我列出了一些情况,供大家参考:
场景1:今天某个关键词A的广告订单大幅度下跌,排查这个广告活动的广告位已经掉到了第二页。初步判断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原因导致订单下滑,可以尝试增加bid。
场景2:我要推广关键词ABC,我需要把控位置去打词,但在关键词组和自动组都会触发这个关键词。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知道手动广告位的广告位置了。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卖家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要知道具体对应的广告活动呢?手动关键词和自动关键词能达到我们位置不也都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个原因是在于用手动关键词是比较容易去卡位打词的,自动广告的波动性不稳定性比较大。
场景3:我的某个广告活动表现点击率很低或者转化很差。那么我们可以观察他的广告位置,这个广告展示的页面的环境是什么?比如一堆低价且评论数量很多的产品围着你,那么我们的广告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场景4:我的某个广告活动的CTR很低。一般情况下大概率是出现了商品页面,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产品广告在搜索结果的底部。因为亚马逊的SP广告的曝光归因是基于,只要广告在页面加载一次机会记为一次曝光,那么买家搜索产品只看搜索结果顶部,我们产品出现在搜索结果底部。买家甚至没有看到我们的产品,这样我们肯定不会有曝光,导致我们CTR会很低。这种情况对于决策路径比较短的产品,会更加严重。
场景5:我的关键词ABC同时在精准广告以及泛匹配流量都可以触发,但是关键词精准表现好,泛匹配这个触发词表现差。我们可以通过前台观察他们的对应的位置,以验证不同位置的广告效果,进而对关键词进行优化。
场景6:低流量的长尾词,表现不好/好的处理。比如表现不好(ROI差)的长尾词关键词ABC,在多个广告活动中都可以触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关注这个词的位置,假设这个词可以很容易排到首位。这个时候我会考虑把这个词的其它触发词的广告活动否定掉,保留这个表现好的广告活动。否定其它触发词的目的在于优化ROI,保留这个好的词是希望他可以有更好的战略意义--实现关键词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