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新东西
“三瓜两枣”是什么意思?——
“三瓜两枣”是一个汉语俗语(方言常用),用来形容价值很低、数量很少、不值钱的东西,常带有轻视、不屑或嫌弃的意味。
1.字面意义:三个瓜(可能是冬瓜、南瓜之类普通的瓜),两个枣(普通的水果)。这些东西在农村非常常见,产量大,成本低廉。
加起来表示数量非常少、价值非常微薄的一点点东西。
2.比喻意义:价值极其微小的事物:指那些不值钱、没什么价值的东西。
数量非常少的东西:指只有一点点,少得可怜的量。
微薄的报酬或收益:常用来形容别人给的好处、报酬太少,或者自己赚取的利润、收益非常少。
小恩小惠:有时也指别人给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好处(常带有不放在眼里的意思)。
3.情感色彩:
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或轻视的语气。
说话者用它来表达对所谈及事物的不满、看不上、嫌弃、觉得微不足道。
4.常见使用场景:
嫌弃报酬少:“老板就给这点工资?三瓜两枣的,还不够塞牙缝呢!”(抱怨工资太低)
看不上小钱/小利:“为了这点三瓜两枣,不值得费那么大劲。”(觉得赚的钱太少,不值得投入那么多精力)
形容东西廉价/不值钱:“摊上卖的这些玩意儿,值不了三瓜两枣。”(认为东西很便宜,没什么价值)
拒绝微薄的礼物/好处(客气或嫌弃):“您太客气了,这点三瓜两枣的东西,您就别破费了。”(客气说法,也可能内心是真看不上)
形容交易额小/利润微薄:“做了一整天生意,就赚了三瓜两枣。”(抱怨收入微薄)
5.近义词:微不足道、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蝇头小利、凤毛麟角(侧重稀少,但价值不一定低)
6.反义词:价值连城、无价之宝、金山银山、盆满钵满
总结来说,“三瓜两枣”就是指数量极少、价值极低、微不足道的东西或收益,使用时往往带有不满、轻视或嫌弃的感情色彩。
下次如果有人用这个词抱怨报酬太低,或者表示看不上某样东西的价值,你就明白其中那种略带不屑的调侃意味了。比如朋友吐槽:“老板周末加班费就给三瓜两枣,连打车钱都不够!”这种生动又带点幽默的表达,正是中文俗语的魅力所在。